黑板报网

分享生活百科、日常生活经验及知识

如何提升组织执行力

avatar 2022-08-22 09:21 280次浏览 评论已关闭 范文

一、构建执行框架

  企业管理模式与企业领导干部的品质和企业发展历程息息相关,好的管理体制会在权力结构上有一个合理、恰当的设计,并能激发出蕴涵在企业领导干部和员工身上的巨大潜力。高度集权的管理模式能够使领导干部扁平化沟通,但也容易使领导干部之间责任不清、权限不明;民主性较强的管理模式,能够较好地发挥员工的积极性、主动性和创造性,但管理的约束力较弱。企业领导干部应根据企业的.实际情况、当地经济发展水平、员工素质及所从事的产业等因素,采取相应的管理模式。但不论何种管理模式,企业领导干部必须努力营造管理执行的有效氛围,形成执行框架。

  二、培育高效执行的管理团队

  从客观上讲,要努力营造一种“团队协作”的整体氛围,强调工作中的“三办事”原则,即按程序办事、按制度办事、按客观规律办事。执行程序的人要对“事”负责,而不是对“人”负责,要淡化个人的作用,强调遵守同一条规则,直到完成工作。在这个问题上,团队的核心人物尤为重要,其本人不能打破已制定的规则和程序,更不能违反客观规律,从而实现有序管理。同时,被领导者不要迎合事物发展的态势和个人,而应遵守业务流程,提高管理效率。

  从主观上讲,团队成员都要增强大局观念和整体意识,不要强调“以自我为中心”,而应该强调“整体利益优先”,当发生矛盾时,应该“求大同存小异”,多找共同点。在工作中应发扬“有人负责我服从,无人负责我负责”的精神,但不主张盲目越位负责。本职工作做不好而盲目越位负责的人,反而会严重影响组织的执行力。

  三、明晰领导者的责、权、利

  管理层责、权、利是否明晰对执行力的影响较大,不同层次的领导干部享有的权力、利益应与其承担的责任匹配。责、权、利不清会使领导干部出现大量的越位行为,而且导致部分领导干部不把心思放在工作上,反而不惜时间和精力去迎合上司的喜好及监督理念,以获得其好感。企业有必要界定一下所有领导干部应尽的责任,也很有必要提倡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做好本职工作。对有能力的人要及时发现、及早提拔,并告诫经常越位而搬弄是非的领导干部要保持一种平常的心态,多与群体融合,明确分工合作,共担风险和责任,建设坚韧不拔的团队。

  四、完善执行流程

  企业的执行流程包括:战略流程、人员流程和运营流程。其中,人员流程是企业执行流程的关键。

  人员流程不仅仅保证企业能为今天的战略实施找到适合的人才,同时也为企业的长期发展储备足够的未来人才。此外,更重要的是,它还提供了一个完善的论功行赏机制,确保在正确论功的前提下进行正确的奖赏。

  人员流程的另外一个重要作用是及时发现那些绩效差的人员,区分出哪些人应该离开公司,哪些人应该调换岗位,并为他们制定技能培训计划。可以这样说,人员流程是企业战略流程和运营流程的基础。所以,它是企业执行流程的重中之重。

  五、建立并完善管理机制

  做企业,信誉是第一位的,但只有信誉是不够的,要有一定的制度保障才行。企业只有通过严格的制度管理,打破“人管人”的旧框架,实行“制度管人”的管理方式,实现管理职能化、制度化,明确领导干部的责、权、利,从而避免“多头领导”,才能提高管理效率和企业执行力。

  制度制定后关键是执行。制度制定后并不等于达到了管理的目的,关键要通过制度管理实现管理的有序化,使管理有法可依,并在管理过程中不断完善相关的制度。在这样的前提下,员工才会以制度为准绳保质、保量地完成工作指标,组织才会有执行力。

  六、开发有效的执行工具

  执行工具可以确保执行团队找出企业的问题,特别是一些跨部门的问题,并且赋予执行团队切实有效的方法来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。最重要的是,这些工具能够保证团队成员非常坦诚地进行交流和沟通。

  一个企业如果能够创建有效的执行工具,就可以让它的员工按统一的方式来处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,就可以做到用统一的语言来进行沟通。

  七、塑造执行文化

  很多企业家整天叫嚷着要建立执行文化,认为执行文化建立后就可以为企业带来强有力的执行力。然而,忽视团队领导干部执行力的提升、执行流程的完善和执行工具的开发,执行文化的建立简直就是空中楼阁。这是因为,执行文化是组织执行能力提升的自然结果,而不必刻意地去追求。当你在设法提升领导干部的执行力、完善执行流程和开发执行工具的时候,你已经为企业的执行文化奠定了基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