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几九、数九的含义
一、数九的含义
数九又称冬九九,是一种中国民间节气。数九从每年阳历12月下旬初冬至开始。数九寒天,就是从冬至算起,每九天算一“九”,一直数到“九九”八十一天,“九尽桃花开”,天气就暖和了。实际上,是“九九又一九,耕牛遍地走”——整整90天,数九计日。
二、数九的原因
为什么要数“九”呢?为什么不数二、三、四、五、六、七、八呢?这与中国传统哲学中的阴阳的消长,阳长阴消就象征暖来寒去。九,为“至阳”之数,也称老阳,九又是至大之数,“至阳之数”的积累意味着阴气的日益消减,累至九次已到了头,意味着寒去暖来,“春已深矣”了。
三、数九歌
中国民间广为流传的冬至“九九消寒歌”,俗称“九九歌”,生动形象地记录了冬至到来年春分之间的气候、物候变化情况,同时也表述了农事活动的一些规律。广泛流传的“九九消寒歌”说:
“一九二九不出手,
九九加一九,耕牛遍地走。”
1、由于各地气候寒暖不一,各地的九九歌也就有些区别,
如北京版九九歌为:
九二九不出手。
五九六九沿河看柳。
七九河开,八九燕来。
九九加一九,犁牛遍地走。
解析
中国民间俗谚有“头九暖,九九寒”,人们发现如果起头九天暖和,则跟着来的整个冬天都会特别冷。故说“第一莫贪头九暖,连绵雨雪到冬残”。《燕京岁时记》中说:“冬至三九则冰坚。”意思是,从三九起就进入数九寒天中最冷的阶段了。《京房易占》说:“冬至之后,三十日极寒。”,“冬至后第三戌,为腊月最冷者。”后来,一般人们都认为三九天是最冷的,但是事实上,四九才是寒冬中一段最冷的时间。只不过刚进三九的头几天,寒暖变化大,一下暴冷,身体不太适应,显得格外寒冷,而到四九,虽然温度比三九低,但温差变化小,便感觉不如二九进入三九时这么冷了。自冬至起,三四九刚好在二十四节气的大寒附近。
2、黄河流域版
敦煌文献伯4017《咏九九诗》:
“一九,万叶枯萎,鸿雁南飞;
二九,单衣觉寒,群鸟夜投高宿,鲤鱼游入深潭;
三九,朔风凛冽,荒原地冻,水面结冰犹如冰桥;
四九,参星半夜落下,辰星早上升起;
五九,白日渐长,太阳未时之后可照进堂屋;
六九,春风拂面,百草萌动,单衣即可出门;
七九,黄河冰水各半,鲤鱼游向滩头,喜鹊筑巢,鸿雁归来;
八九,草木生长,阳气遍地,正是种谷深耕之时;
九九,耧车播种,玉苗丛生,正是农家欢乐之时。”这应当是黄河流域的数九歌。
3、云南:
一九二九,相见不出手;三九四九,冰凌上走;五九六九,沿河看柳;七九六十三,行人路上把一袒;八九七十二,扇扇撵热气;九九八十一,晒破脑头皮。
4、吉林:
一九二九,冰上走;三九四九,冻死老狗;五九买年货;春打六九头;七九河开;八九雁来;九九春分到,庄户把地穰。
四、关于数九的习俗
1、“九九歌”
“数九”的习俗很多,以“九九歌”最为广泛和悠久。这些歌谣巧妙地利用自然界的物候现象,生动反映九九中的天气变化规律。就我国多数地区而言,二九过完时,天气并非最冷,而只是“一九二九,伸不出手”。四九完时,差不多是“大寒”节气了,所以说“三九四九,冻死猫狗”。五九以后,大地渐渐回春,天气由冷渐暖,故“五九六九,河边看柳;七九八九,单衣行走”。到了九九,已是“惊垫”节气,所以“九九闻雷,响声持久”。
九九歌:
“一九二九不出手,
三九四九冰上走,
五九和六九,沿河看杨柳,
七九河冻开,八九燕子来,
九九加一九,耕牛遍地走。”
2、“画九”
明代出现了 “画九”的习俗。所谓的画,实则是冬至后计算春暖日期的图。明代《帝京景物略》载:“冬至日,画素梅一枝,为瓣八十有一。日染一瓣,瓣尽而九九出,则春深矣,曰九九消寒图”。此外,清代还有“九九消寒诗图”,图中每九天四句,共三十六句,内容从远古时代的“三皇治世”到本朝代的“大清坐金銮”,称得上是一部富有雅趣的历史“大事记”。
九九消寒诗图
头九初寒才是冬,三皇治世万物生,尧汤舜禹传桀事,武王伐纣列国分。
二九朔风冷难当,临潼斗宝各逞强,王翦一恕平六国,一统江山秦始皇。
三九纷纷降雪霜,斩蛇起义汉刘邦,霸王力举千斤鼎,弃职归山张子房。
四九滴水冻成冰,青梅煮酒论英雄,孙权独占江南地,鼎足三分属晋公。
五九迎春地气通,红拂私奔出深宫,英雄奇遇张忠俭,李渊出现太原城。
六九春分天渐长,咬金聚会在瓦岗,茂公又把江山定,秦琼敬德保唐王。
七九南来雁北飞,探母回令是彦辉,夤夜母子得相会,相会不该转回归。
八九河开绿水流,洪武永乐南北游,伯温辞朝归山去,崇祯无福天下丢。
九九八十一日完,闯王造反到顺天,三桂令兵下南去,我国大清坐金銮。
3、“写九”
继“画九”后,清代又出现了“写九”的习俗。“写九”的文化味也是很浓的,往往用“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”或“春前庭柏风送香盈室”九字(繁体),先双钩成幅,从头九第一天开始填写(类似书法练习中的“描红”)。用粗毛笔着黑色,每字九笔,每笔一天,九字填完正好八十一天。有意思的是,每天填完一笔后,还要用细毛笔着白色在笔画上记录当日天气情况,所以,一行“写九”字幅,也是九九天里较详细的气象资料。
数九消寒趣诗
一九:一九冬至一阳生,万物资始见勾萌,莫道暮冬无好景,山川草木玉装成。
二九:二九七日是小寒,田间休息掩柴关,室家共享盈宁福,预计来年春不闲。
三九:三九严寒春结冰,罢钩归来蓑笠翁,虽无双鲤换新酒,且喜床头樽不空。
四九:四九霜铺满地平,朔风宾冽起新晴,朱缇公子休嫌冷,山有樵夫赤足行。
五九:五九元旦一岁周,茗香椒酒答神麻,太平天子朝元日,万国衣冠拜冕旌(毓)。
六九:六九上苑佳景多,城满灯火映星河,寻常巷买陌皆车马,到处笙歌表太和。
七九:七九之数六十三,堤边杨柳欲含烟,红梅几点传春讯,不待东风二月天。
八九:八九风和日迟迟,名花先发向阳枝,即今河畔冰开日,又是鱼翁垂钩时。
九九:九九鸟啼上苑东,青青草色含烟蒙,老农教子耕宜早,二月中天起卧龙。
五、数九的计算方法
我国民间将冬至后的81天划分为9个阶段,每一个阶段为9天,称作“冬九九”,也就是常说的数九寒天。其中,每年冬至后的第19天至27天称为“三九”。
三九天,是人所感受到最冷的时段。三九天,比较好计算,每年的冬至节这天,就开始进入“数九”,之后,你只要熟悉了中国传统的节气口诀,就知道寒暑时间表了。这就是:“一九二九,怀中插手;三九四九,冻死猪狗;五九六九,沿河看柳;七九鸭子八九雁;七九六十三,行人把衣单;九九八十一,耕田老汉田中立。”。
这意思是说,由于地球有积蓄前端时间的冷热能量的情况,所以,进入冬至之后,还有40天的最冷天气;冬至之后的18天,僵手足;冬至之后的18天—36天的这18天,是一年中最冷的时期,可以冻死猪狗;而一旦进入冬至之后的36天——54天的这18天,沿河的柳树就发新芽了,气候就转暖了;而冬至之后的54天——70天,人们就要脱下冬衣了;冬至之后的70天,就要准备春耕了,天气就彻底暖和了。
-
扫码下载安卓APP
-
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
微信扫一扫打开小程序
手Q扫一扫打开小程序
-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