布洛芬(异丁洛芬)主治疾病及适用症状
布洛芬为芳基丙酸类非甾体抗炎药,可以抑制前列腺素合成,具有解热镇痛及抗炎作用。
主治疾病
- 用于治疗关节炎,如骨性关节炎、类风湿性关节炎、强直性脊柱炎;还可用于治疗痛风。
- 用于治疗原发性痛经和宫内节育器引起的继发性痛经,并能减少月经量。
适用症状
- 可用于缓解轻至中度疼痛如头痛、关节痛、偏头痛、牙痛、肌肉痛、神经痛、痛经等。
- 还可缓解一般感冒和流行性感冒引起的高热。
联合用药功效
可与临床常用的抗病毒药、抗菌药物(如青霉素类、大环内酯类、头孢菌素类以及四环素类抗菌药物)联合使用,可以起到标本兼治的效果。
该药为对症治疗药,不宜长期大量使用。
用药期间不得饮酒(或饮用含有酒精的饮料)和吸烟。
如果您正在使用其他药物,用药前请咨询医生,并将您所有已确诊的疾病及正在接受的治疗方案告知医生。
禁用人群
- 应用阿司匹林或其他非甾体抗炎药后出现哮喘、荨麻疹或其他过敏反应者禁用。
- 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者禁用。
- 对布洛芬或本品任一成分存在超敏反应者禁用。
慎用人群
- 患有出血性疾病者慎用。
- 消化道疾病患者慎用。
- 水肿患者、周身性红斑狼疮患者慎用。
- 已知有心血管疾病或相关危险因素的患者慎用;
- 有高血压、体液潴留或心衰的患者慎用。
特殊人群用药须知
- 妊娠期妇女:本品可通过胎盘,因此,妊娠期妇女禁用本品。如果您已经怀孕或计划怀孕,请及时告知医生并咨询选择最佳治疗方案。
- 哺乳期妇女:本品可随乳汁分泌,哺乳期妇女禁用。详情请咨询医生。
- 儿童:1岁以下儿童不推荐使用。如需用药,请在医生指导和成人监护下使用。
- 老年人:老年患者由于体质特殊,发生心血管、胃肠道等不良反应风险增加,因此,老年患者应避免长期使用。详情请咨询医生。
相互作用
- 本品与其他解热、镇痛、抗炎药物(如某些复方抗感冒药)同用时可增加胃肠道不良反应,甚至导致溃疡发生,禁止合用。
- 本品与肝素、双香豆素等抗凝药同用时,可导致凝血酶原时间延长,增加出血倾向,合用时应严密监测患者出血体征。
- 本品与地高辛、甲氨蝶呤、口服降血糖药物同用时,可使这些药物的血药浓度增高,不宜同用。
- 本品与呋塞米(呋喃苯胺酸)同用时,可使后者的排钠和降压作用减弱;与抗高血压药同用时,也可降低后者的降压效果。
- 与抗肿瘤药培美曲塞合用时会影响后者的代谢,进而影响药效。
- 本品与小剂量阿司匹林合用会增加出血风险,如果合用阿司匹林剂量过大则可导致消化道溃疡。
- 与调血脂药苯扎贝特合用时可能发生横纹肌溶解和肾衰竭,应谨慎合用。
- 与肌松药巴氯芬合用时,可能导致巴氯芬毒性反应。
- 与螺内酯合用可拮抗该药物的利尿作用,影响药效。
- 与氨苯蝶啶合用可引起肾功能损害,联合使用时应提高警惕。
- 与丙磺舒合用可使本品血药浓度及毒性增高,而本品则减弱丙磺酸的排尿酸作用,影响药效。
布洛芬为双跨药,既是处方药也是非处方药甲类。
本品作为处方药时必须由医生根据病情开处方拿药,并遵医嘱用药,不得擅自按照药物说明书自行用药;作为非处方药甲类时不需医生处方,患者可自行购买使用,但须经医生和药师的指导。
本品应于饭后1-2小时使用。
主要剂型或规格
布洛芬有多种制剂和规格,不同厂家的制剂因制作工艺不同,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可能也不一样。具体如何选择请咨询医生。
- 布洛芬分散片:0.05g;0.2g。
- 布洛芬口服溶液:10ml:0.1g。
- 布洛芬混悬液:30ml:0.6g;100ml:2g;25ml:0.5g。
- 布洛芬片:0.1g;0.2g。
- 布洛芬胶囊:0.2g。
- 布洛芬缓释片:0.2g;0.3g。
- 布洛芬咀嚼片:0.05g;0.2g。
- 布洛芬注射液:4ml:0.4g;8ml:0.8g。
- 布洛芬缓释胶囊:0.3g;0.4g。
- 布洛芬栓:50mg。
- 布洛芬颗粒:0.1g;0.2g。
- 布洛芬糖浆:2%。
- 布洛芬混悬滴剂:20ml:0.8g;15ml:0.6g。
- 布洛芬口腔崩解片:0.05g;0.1g;0.2g。
- 布洛芬凝胶:15g:0.75g。
- 布洛芬搽剂:50ml:2.5g。
- 布洛芬缓释混悬液:100ml:3g。
- 布洛芬干混悬剂:34g:1.2g。
- 布洛芬外用乳膏:5%。
具体用法
请用药前咨询医生,不得擅自按照药物说明书自行用药。注射剂应在医院由护士操作完成,不要得自行在家使用。
- 成人用药:缓释剂型,每日2次,每次0.2~0.4g;常释剂型,同饮食服用,每日3-4次,每次0.2-0.4g,每日不可超过2.4g。详情请咨询医生。
- 儿童用药:按体重计算,口服剂型每日3~4次,每次5~10mg/kg,体重低于7kg及1岁以下儿童禁用。儿童如需用药,请在医生指导和成人监护下使用。
- 栓剂:用于1~3岁儿童,每次取一粒塞入肛门;若症状持续存在,每隔4~6小时重复用药一次,但每日用药不得超过4次。详情请咨询医生。
- 乳膏剂、凝胶剂、擦剂:用药前洗净双手,取适量揉搓患处,每日3~4次。详情请咨询医生。
- 内耳眩晕症:饭后口服给药,每日3次,每次0.1g,连用3~15日。
- 流行性腮腺炎:需在发生腮腺肿胀1天内口服本品,每日3次,每次10mg/kg;同时肌肉注射利巴韦林5mg/kg(每日2次),复方大青叶注射液2ml(每日2次)。
长期使用可增加严重或潜在致命的不良反应,需在医师指导下遵医嘱使用。
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。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。
起效时间
通常用药后0.5-2小时可见效。
药效维持时间
用药后,一般药效可持续4-6小时。
药物漏服
漏服药物会导致体内的血药浓度下降,影响疗效。
如果漏服了药物,请尽快服药,但如果快到下一次服药时间(超过两次用药间隔时间的一半),请跳过此次漏服的剂量,直接于下一次服药时间服药。
切记不可一次服用两倍剂量,以免引起毒性反应。如果您不能确定服用剂量,请咨询医师或药师。
药物过量
过量服药可能会引起头痛、呕吐、疲倦嗜睡、低血压、过敏或肝肾功能损害等。
目前尚无非甾体抗炎药的特异性解毒剂,出现用药过量时可以多喝水以促进药物排出体外,或者及时就医并采取相应的支持治疗。详情请咨询医生。
不良反应
常见不良反应
- 皮肤:注射部位疼痛、皮疹。
- 内分泌系统与代谢:高钠血症、低白蛋白血症、低蛋白血症、血清乳酸脱氢酶水平升高。
- 胃肠道:肠胃胀气、胃灼热、恶心、呕吐。
- 心血管:低血压。
- 血液系统:血小板增多症。
- 免疫系统:菌血症。
- 神经系统:头晕、头痛。
- 肾脏:血尿素氮升高、尿潴留。
- 呼吸系统:细菌性肺炎。
严重不良反应
- 心血管:充血性心力衰竭、高血压、心肌梗死血栓形成倾向。
- 皮肤:多形性红斑、红皮病、Stevens-Johnson 综合征、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。
- 内分泌系统与代谢:高钾血症。
- 胃肠道:胃肠出血、胃肠道穿孔、胃肠道溃疡、消化道炎性病变、黑便、胰腺炎。
- 血液系统:粒细胞缺乏症、贫血、再生障碍性贫血、溶血性贫血、出血、中性粒细胞减少症、血小板减少症、伤口出血。
- 肝脏:暴发性肝炎、肝坏死、肝炎、肝毒性、黄疸、胆管消失综合征。
- 免疫系统:过敏症样反应、超敏反应。
- 神经系统:无菌性脑膜炎。
停药指征
出现胃肠出血、肝肾功能损害、视力障碍、血象异常以及过敏反应等情况时,需要及时停药。
此外,如用药期间出现上述不良反应,请及时咨询医生,医生会根据不良反应的轻重判断是否应停药。
就医指征
如服用过量或出现严重不良反应,应立即就医;出现中毒症状(如休克、消化道出血或虚脱等)时应尽快就诊。
除了上述不良反应,您可能出现其他的副作用,如果您用药后感觉不适,请及时就诊。
炎热、潮湿、虫蛀可影响药品质量,或破坏某些成分。因此,本品应遮光阴凉干燥处保存。
与阿司匹林相比,布洛芬为高选择性环氧化酶抑制剂,在口服正常剂量范围内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低。但阿司匹林可用于脑梗死和冠心病患者的长期血小板聚集治疗,而布洛芬无此作用。
但在选择用药时请先咨询医生,请勿随意服药。
-
扫码下载安卓APP
-
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
微信扫一扫打开小程序
手Q扫一扫打开小程序
-
返回顶部